2025世界IP经济发展大会暨全球IP授权博览会将于5月10日至12日在广州隆重举行。这一盛会不仅是文化与经济交融的重要平台,更是全球创意产业的风向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顾问邓玉华在会上发表演讲,阐述了创意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邓玉华强调,文化创意与知识产权的深度融合,催生了蓬勃的文化IP经济。根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数据显示,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在某些国家,创意经济的贡献超过了7.3%的GDP,并且提供了占劳动力12.5%的就业岗位。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一种新型经济生态的崛起,以知识产权为核心,通过品牌化运营和跨界授权,形成了文化与经济的良性循环,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
在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势头尤其显著。邓玉华提到,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的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突破14万亿,同比增长6%。其中,文化服务业的增速达到了7.1%。2023年,中国的版权产业增长值达到了9.38万亿,占GDP比重达到了7.44%。数字音乐市场也突破了千亿元,年增长率保持在15%的高位。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个鲜活的创新实践。
她进一步举例说明,中轴线的申遗成功后,中轴线文化品牌应运而生;而《黑神话悟空》让《西游记》这一经典IP在全球游戏市场大放异彩;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更是创下了158亿的票房,展现了中国神话IP的持久魅力。
邓玉华指出,年轻一代正在成为文化创新的生力军。在今年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庆祝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活动中,来自重庆大学的团队凭借“聆听哈里谷歌”这一作品,成功从全球62个国家提交的127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同时,上海的青年创作者方正以温州鼓词的创新作品获得人民选择奖。他们用现代科技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生命,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全球范围内,文化IP经济正在呈现出三大发展趋势。第一个是IP与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融合。各国积极将本土文化遗产转化为市场价值的知识产权资产。中国国家博物馆推出的凤冠冰箱贴在短短三个月内售出14.5万个,bwin官网成为现象级文创产品。埃及的手绘工艺品也成功将古老技艺与现代市场结合,备受欢迎。
第二个趋势是IP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黑龙江哈尔滨成为热门旅游胜地,吸引大量游客。周庄镇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联手打造的情境式空间剧《只此周庄》,让观众从看戏人转变为戏中游者,成功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深度结合。
第三个趋势是科技创新对IP的全方位赋能。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焕发新生,AI技术正在重塑创新生态。中国的青年创作者通过AI技术复兴了温州古瓷,创造了150亿的票房奇迹。
随着文化IP经济的不断发展,邓玉华呼吁更多的年轻创作者参与其中,以科技和创意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与发展。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