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一针一线多年的悠长岁月。
近年来,在中国刺绣艺术之乡--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苏绣小镇,老一辈技法经验与年轻人创新创意相结合,不断激发苏绣在新时代的活力。近日,记者探访苏绣小镇,现场感受传统苏绣技艺与科技、创意相融合的生动景象。在这场跨界融合中,古老的苏绣正焕发全新的生机与魅力。
走进位于苏绣小镇的朱寿珍刺绣艺术工作室,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幅针法细腻、美妙绝伦的苏绣艺术品。
朱寿珍是中国非遗苏绣代表性传承人,她从事苏绣行业已经有40余年,在创作实践中带领弟子们研究出8种针法,为苏绣的传承与发展作出贡献。其作品被中国丝绸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比弗利山庄等多个国内外重要机构和著名博物馆收藏。
苏绣以精细、雅洁著称,一根线份。如此纤细的丝线,要绣出精美的苏绣作品,并非易事。在朱寿珍刺绣艺术工作室中,一位正在绣张大千仕女图作品的绣娘告诉记者,这幅作品,她每天要绣8个小时,需用一年左右时间才能完成。
90后的苏州朱寿珍刺绣艺术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周蕾告诉记者,2022年,她进入苏绣行业时,感受到在市场经济下,非刚需商品需求分化明显,部分低价娱乐商品需求上升,高端大幅挂绣则受到巨大市场冲击。
“我们融入当代艺术理念和设计手法,赋予老手艺全新的生命力。”周蕾介绍说,为适应新市场环境,朱寿珍刺绣艺术工作室用两年时间探索和实践苏绣工艺更多的可能性。
据介绍,该工作室联动国漫《牧神记》打造“司幼幽”角色C服,与泡泡玛特合作“邸语观中景”系列艺术收藏卡牌,使苏绣的表达形式更为丰富。
周蕾告诉记者,今年,该工作室还在与《罗小黑战记》联动过程中实现版权融合,将苏绣艺术与动漫形象相结合。双方合作开发了一系列衍生品,丰富了产品种类,满足了不同消费者需求。
手指轻触树根的分叉部位,画布上的蝴蝶竟徐徐振翅,花瓣缓缓绽放,苏绣世界的蝴蝶花卉仿佛被施了魔法一般“活”了过来。
这并不是魔术,而是世界首幅动态交互苏绣作品《玉兰花开》。这幅动态立体绣作品出自苏州高新区青年绣郎张雪团队,其中花开蝶舞的“魔法”则来自形状记忆合金(SMA)的加持。
形状记忆合金是bwin官网一种在加热升温后能恢复其变形前原始形状的合金材料。张雪团队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米海鹏团队合作,将记忆合金“藏”在了花瓣和蝴蝶的翅膀里。在特定条件下,两片记忆合金发生形变,向不同角度牵拉,形成了花瓣舒展、蝴蝶振翅的动态效果。
2023年“五一”假期,《玉兰花开》在央视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亮相,获得广泛关注。随后,《玉兰花开》作品入选当年淘宝造物节,并在淘宝拍卖会上以16万元的高价拍卖成功。该作品还荣获苏州市2023年度“十大绝技绝活”荣誉称号,获得了市场和专业的双认可。
目前,张雪正在和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团队沟通2.0版本动态苏绣项目。“苏绣与其他技艺、工艺的结合,碰撞出令人惊喜的火花。苏绣的美,不该只停留在展柜里,我们将继续尝试更多可能性。”张雪说。
今年6月,苏州高新区发布了“苏绣青年国际创新计划”,旨在通过精心遴选苏绣新锐人才与国际设计精英,共同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国际影响力的非遗创新标杆。
出生于苏绣世家的吴昊僖是参与该计划的苏绣青年之一。她认为,传承创新苏绣并推动其走向国际化,是一种使命。
一根银针拖着丝线在布帛上持续翻飞,或交错、或排列、或重合,一幅苏绣作品自此诞生。这是传统概念里,人们对苏绣的印象。然而多年前,吴昊僖便意识到,苏绣要走向国际化,开拓创新市场是关键。传统的苏绣一直以挂画、屏风、摆件工艺品等为载体,随着现代审美的更迭,受众逐渐减少,只有开发符合现代消费需求的苏绣衍生品,才能构建起可持续的产业化发展路径。
2015年,吴昊僖创立苏州雲裳绣艺有限公司,打造“雲裳绣艺”苏绣品牌,开展创新刺绣设计和刺绣产品研发工作。在这里,融入民族元素和时尚元素的刺绣服装、文创衍生品等,打破了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的界限,让人们看到了非遗的无限可能。“苏绣可以是一张书签、一个发夹、一把扇子,也可以是一本书衣、一个摆件、一个包,抑或是一件衣服……它应该以更加多样的形式融入日常生活。”吴昊僖说。
多年来,吴昊僖设计的作品申报外观专利和著作权180余件。在潜心提升刺绣技艺的同时,她还围绕沉浸式体验、数字化发展,构建苏绣文化“现实+虚拟”空间,提档升级雲裳绣艺苏绣体验中心,探索打造苏州高新区首个VR元宇宙苏绣展示馆;与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校外实训基地,提供实习就业机会。此外,吴昊僖还扩大生产规模、拓展刺绣业务,带动300余名绣娘就业。
据介绍,目前,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共有苏绣从业人员8400余名、注册经营主体380余家,年产值达15亿元。越来越多“绣二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积极投身苏绣产业,用奇思妙想、科技元素赋予苏绣更多的展现形式。
“镇湖苏绣是苏州高新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苏州高新区将围绕苏绣产业平台搭建、人才培养、品牌影响力打造、文旅融合等,大力推进苏绣全产业链发展,讲好苏州高新区刺绣文化故事。”苏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刘琴)